英美對港新姿態反映了國際趨勢

李怡
李怡

2013年9月18日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撰文撐真普選,強調任何方案應予香港人真正主導自己的未來,他特別提到,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施維爾一石擊起千重浪,連日來他的言論受到香港特區傀儡政權、中國外交部、中共官方報章和香港左報的連番攻擊。其中梁振英的回應很奇怪,他說,過去經驗清楚顯示,任何外國官員想參與、干預香港政制問題,支持或影響甚麼人,只會適得其反。「適得其反」的具體意思是甚麼?是認為外國官員越支持香港真普選,中共政權就越要搞假普選嗎?還是外國官員越想影響香港人爭取真普選,香港人越不想要真普選呢?

不過,還真有民主派人士擔心外國政府就香港民主化提出援助,會把事件搞壞,說中共政權同香港民主派要建立互信,外國政府要好小心。其實,與中國建立互信,只是某些民主人士的一廂情願。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看來也覺悟了,她表示:現時民主黨與中共政權有何互信可言!她和李柱銘都認同英國有責任確保《中英聯合聲明》得以落實,現在才發聲,已經是遲了。

英國現在發聲是否已經遲了?還是「遲到好過冇到」?須從中國和香港的形勢發展去分析。

先說中國形勢,中英簽署聯合聲明時,中共政權在鄧小平支持下,胡趙主政,開始走改革開放的道路,西方分析家一般相信中共政權的經濟改革終會促使政治改革,中國的開放會讓西方的價值觀進入中國,從而使中國與西方文明接軌。這過程中,中國亟需要香港這一個通向西方的門戶,而只有維持香港既有的自由、法治、廉政、高效等優勢,才是有利於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戶。西方國家一方面相信香港被中國併吞後,中國為自己利益會信守聯合聲明,另方面也透過中英兩國把《聯合聲明》送交聯合國登記,各國發表聲明支持,以及美國國會通過《香港關係法案》等方式,使香港被中國併吞後置於某程度的國際監督之下。基於這種認知,縱使香港被中國併吞後漸有中國干預的迹象,英美仍保持克制。

從香港形勢來看,香港被中國併吞後儘管在行政、立法和新聞自由方面發生溫水煮蛙的變化,但由於法律制度不變,使香港在獨立司法保障下,仍然維持「基本不變」的表象,因而使英美對香港的「中國化」缺乏警覺。

然而中國的發展,並沒有依循西方世界的主觀意願。政改不僅停滯,甚而在權力與金錢高度結合之下,發展出權貴資本主義,形成以貪腐結盟的統治集團。貪腐集團紛紛把家屬子女和髒錢送往國外,而留在中國的有80%是所謂「裸官」。這是全世界從未有過的現象。

中共把貪腐擴展至香港,並把香港作為洗錢基地和移民跳板。在香港上市的國企沒有一家被廉署或警方商業犯罪科調查,相反它們之中倒有在中國被揭發貪腐。貪官只關心洗錢與移民,不會理會國家發展。香港保持新聞自由、法治、廉政等原有的價值不但不被中共權貴珍惜可為國家作貢獻,反而成為他們貪腐的絆腳石。中國藉一次次的釋法來壓制香港民主發展和踐踏司法獨立,對新聞界施加影響和壓力,與廉政專員飲宴打交情,以種票、種人操弄選舉,警察打壓記者採訪與市民示威,政界商界對中共政權頂禮膜拜,自由行施行十年摧殘社會面貌,顯示香港已在中共權貴資本主義的侵蝕下沉淪。梁振英上台更是香港特區傀儡政權淪為黑社會主義政權的標誌,香港特區傀儡政權配合中共權貴,正在摧毀香港的原有文明。

中國把這種貪腐趨勢、道德淪落推向國外,許多國家和企業在中共政權「有錢大晒」的利誘下底線失守,中共軍事力量威脅周邊國家,劣質文化禍害整個世界文明,西方有識見的政治人物不可能看不到。隨着梁振英上台,隨着龍獅旗幾年前開始飄揚及越來越被認同,隨着香港民主運動向本土化方向發展,隨着年輕人從反共到反中到反蝗的守護家園意識的抬頭,美英兩國派出重量級的駐港總領事,以親近香港民間的方式活動,今年舊曆年英美總領事分別製作賀年視頻,講廣東話拜年,這些都不應視為個人風格,而是代表英美兩國尋求香港人認同,是對港政策的改變。

英美可以對香港人作甚麼支援?英國以《中英聯合聲明》來和香港現狀對照,訴諸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美國手握國會通過而中國當年沒有提出異議的《香港關係法案》來與中國交涉,中國若不予理會就要付國際代價。當然,爭取民主必須靠香港人自己,而不能依賴外援。但英美的表現,反映國際社會的趨勢。香港人為挽救香港沉淪,奮起作守護本土的爭取真普選運動,儘管人數和力量看來難敵龐然大物的對手,但得道多助,我們在世界上並不孤立。




香港沉淪還是奮起的關鍵時刻

2013年9月21日

英國統治香港百多年,從來沒有要香港人愛英國。香港被中國併吞前,香港人除了所謂高等華人,和港英培植的高級公務員,一般港人對英國可以說沒甚麼感覺。英國沒有國慶,只有英女王的官方壽辰,但這個不確定的日子,誰會記得?香港社會過去有崇美、崇日等風潮,但沒有崇英。港人過去戲稱英女王為「事頭婆」,英國國歌則改詞為「個個揸住個兜」,諷刺英國經濟不景。當中英談判決定1997年香港被中國併吞,香港人掀起移民潮,但移民地很少選英國。英國定國籍法,排拒大多數英籍華人有在英國的居留權,香港反對聲音並不強烈。後來,英國提出給政商精英居英權的計劃,名額5萬個,但申請者不踴躍。社會對這種區別對待也沒有很強的反彈。

殖民地時代,1959年確認了龍獅旗為香港旗,但知道這是香港旗的人不多,在各種活動中少有人揮動這旗子。

香港人過去並不親英,只有少數認識英國的人或會有英國情結。中英談判掀起香港拒共思潮,重點是拒共,而不是留戀英治。香港人不珍視英國的管治,甚而不少人還有反英的民族主義情緒,這很可能是英國在前途談判中退讓的原因之一。香港被中國併吞初期,香港人對特區傀儡政權和中共政權的信任度都頗高,一些移民國外人士也紛紛回流。

想不到十多年過去,香港竟出現了懷念英治時期的思潮。1997年後幾乎已在公開場合絕迹的香港旗,於2010年開始,又在香港社會運動中出現,而且三年來龍獅旗的飄揚越見普遍和頻繁。在網絡世界中,驅逐中共和港共政權,恢復英治,香港自治運動,以至港獨,可說是主流聲音,與枱面上虛偽的政界、商界、傳媒的表現恰恰相反。香港人不滿中共踐踏《基本法》、特區 傀儡政權從搖尾乞憐到港共政權上位,種種政經社亂象反映香港既有價值和文明的沉淪,都使懷舊意識和本土意識抬頭。

香港人從過去無視英國,到因厭共而產生對英治時代懷念,這種民心的變化,英美政界不可能不知道。美國派出重量級的夏千福、英國派出吳若蘭任駐港總領事,分別以親民姿態攫取香港民心,實際上都在為香港普選作政治示範。幾天前,香港一群網友把一盒月餅和一面龍獅旗寄給吳若蘭。香港社會每逢過年過節固然有送禮習慣,但民間自發的、以不具真名的群體送禮給官員或外國使節,卻從未有過。夏千福頻密與普羅民眾接觸,英國大臣施維爾撰文撐真普選,這是英美兩國貼近香港民情的舉措,反映英美對中國、對香港政策的調整。鑑於英國與香港的歷史關係,英國首先提出隨時準備向香港民主進程提供任何支援。

施維爾說:「《中英聯合聲明》確保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基本權利及自由。英國與香港有着深遠的歷史關係,故就聯合聲明當中所作的承諾,必然認真對待。」

將《聯合聲明》與今天香港現實相對照,可以提出許多質疑。

中國在《聯合聲明》承諾,被中國併吞後的香港「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中國可以像現在那樣,有隨意插手香港自治範圍的權力嗎?

《聯合聲明》確立香港基本政制架構:「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律,對立法機關負責。」沒有行政主導這回事,而立法機關也不應該是現在這種怪胎選舉。

「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部隊不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因此,對「佔中」威脅會出動駐港中國匪軍,顯然違反《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宣稱兩個人權公約對香港有效,公約規定選舉必須「普及而平等」,這是審視立法會的「選舉」,和行政長官2017年普選的準則。

《聯合聲明》的英方備忘錄,英國表示給原來的香港英籍人士保留某種地位(BNO),而不賦予在英國的居留權。但備忘錄是單方面作出的,非雙方協議。2009年英國通過《Border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Act 2009》,令所有持 BNO的「無國籍」人士,可以申請擁有英國居留權的「正式護照」BC (British Citizenship)。因此,只要英國表示,持 BNO的香港人從來沒有「自願」接受過中國國籍,也沒有「自願」放棄中國國籍的話,就可視為無國籍人士,即可申請 BC。要英國接受大量 BNO人士申請 BC,恐怕難在國會過關,但只要英國有人提出,不須成為事實,已是制約中共政權剝奪港人政治權利的籌碼。

英國對香港民主的支援是否有力?就算支援是否就可以遏阻蠻不講理的強權?當然有疑問。但英美的支援,顯示國際社會正面回應香港人立足本土爭民主的行動,與香港人心意相連,而且也看到這是香港沉淪還是奮起的關鍵時刻。香港人之中,私利賣港主導沉淪,正義護港主導奮起。請掌握這個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