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卿—香港“人權教母”

林保華
林保華

大紀元
2003 年 9 月 10 日

香港土共對赴台參加一國兩制研討會的劉慧卿議員進行圍剿以來﹐各種帽子滿天飛﹐除了“台獨”、“港獨”以外﹐還有“漢奸”、“賣國賊”﹔此外還有親共的區議員到警署報案﹐說她發假誓﹐更有親共潑皮到劉慧卿的地區辦公室潑糞。

中共的黨棍、文棍對劉慧卿連篇纍牘的批判都經過統一指揮﹐因此謾罵的內容也是大同小異。就如以“劉慧卿真面目”為題目的大批判文章從事發至今﹐就有好多篇﹐說明了“共驢詞窮”。

其實劉慧卿從來就沒有隱藏過自己的真面目﹐因此要“揭穿”之類都是多此一舉﹐也說明他們的窮極無聊。80年代劉慧卿在擔任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時就大膽敢言﹐理念明確﹐所以1991年香港第一次有立法局普選議員時﹐她投身參選﹐並且榮膺票后。其後更組織“前線”政團以擴大影響力。

劉慧卿在政治方面的主張一直是有相當徹底的人權觀。雖然1990年推出的基本法否定了可以在預見的未來香港可以普選特首和議員﹐但是劉慧卿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目標﹐不斷提醒市民要追求“一人一票”的自身權利。在大批越南難民投奔怒海流亡到香港﹐香港人唯恐“陸沉”而排斥他們時﹐是劉慧卿沒有考慮自己的選票而為維護他們的權利大聲疾呼。因此她同一些民主派人士的“民主回歸”觀念不同﹐認為香港市民應該有自己選擇的權利。這個問題上她沒有被“民族主義”蒙住雙眼。

香港回歸後﹐大陸的港人子女要求根據基本法規定移居香港﹐港府也以香港難以承受為由利用某些傳媒煽動民粹情緒歧視他們﹐阻止他們居港﹐並且要求北京解釋基本法時﹐劉慧卿也義無反顧為這些香港人的子女說話。作為香港的民主派﹐劉慧卿對人權的執著﹐使她(Emily Lau)的國際知名度僅次於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Martin Lee)。

劉慧卿旗幟鮮明的執著﹐以及對香港新聞自由的關注﹐不但使她長期成為香港土共的攻擊目標﹐甚至在參與公開論壇時被香港義和拳的“維園阿伯”動粗﹐一些轉而媚共而銷量很大的報章也因為她的威懾力而百般醜化她。這對劉慧卿的民望自然也有影響。但是身為領袖人物﹐不能只是充當群眾的尾巴﹐在關鍵時候﹐哪怕民眾還沒有認識、還不能接受﹐也還必須給他們指出方向、樹立榜樣。就算對眼前的選票有損﹐為長遠利益著想﹐眼前的犧牲也是必要的。

在這次親共人士的圍剿中﹐劉慧卿“我自巍然不動”﹐多次被親共人士責問﹐仍然堅持台灣人民有選擇自己前途的權利﹐香港民眾也有選擇自己政府的權利。他也拒絕親共人士要他道歉和辭職的要求。她是帶著這些理念當選的﹐她不可以背離她的選民。當不當議員﹐不是親共人士說了算﹐而是取決於選民。

在這次的圍剿中﹐廣東一些傳媒也在中聯辦主任(前廣東省委副書記)高祀仁的煽動下捲入。原來珠江三角洲融合為一體包括了這方面的意思。有人指劉慧卿是港獨的“黑教母”﹐沒有錯﹐劉慧卿正是香港人權的“教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