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匪鐵川批港大民調分香港中國  指身分認同提問不合邏輯  學者斥干預學術

2011年12月30日   more   more   more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匪鐵川昨日約見電子傳媒,點名批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的身分認同民調,指民調設計將「中國人」和「香港人」對立「不科學」及「不合邏輯」,更反建議鍾應改問對「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身分認同。

鍾庭耀回應,歡迎外界就民調設計展開討論,但希望是學術討論,不涉政治考慮。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則批評郝匪鐵川干預學術自由。

 港大民研本月中以電話訪問香港市民對「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身分」、「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亞洲人身分」及「世界公民身分」等的認同感。

有關民調1997年8月展開,至今做了47次。前日公布的最新結果顯示,香港市民最認同「香港人」的身分,只有16.6% (創12年新低) 香港人願自稱「中國人」。

郝匪鐵川昨突邀本港多間電視台會面,開始時郝匪拿出聲明朗讀,批評鍾庭耀在民調上把「香港人」與「中國人」並列,只讓港人選其中一個,是「不科學」及「不合邏輯」,「回歸後,港人已無異於同時承認是中國人……香港不是一個獨立政治實體,不是中國人,請問是哪一國的人?」 「不如問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 他建議鍾庭耀應改問受訪者「現在你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但當被問到是否認為民調有政治目的,以及應否停做,郝匪則拒絕評論。

鍾庭耀反駁,早於1980年代,已有本地社會學家採用以「香港人」及「中國人」身分對立的研究方法,港大民研多年來大幅改良研究方法,亦歡迎其他機構加入「英國人」或其他身分作測試,以比較結果。他解釋,不管香港是在殖民地時代或「一國兩制」時代,中國政府都堅持主張香港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港大民研在資源許可下就國家民族問題做意見調查,順理成章,身分認同感亦是社會研究重要一環。

鍾庭耀﹕只要不涉政治 歡迎討論 鍾又稱,由於「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及「中國的香港人」四者或有意識重疊,民研後來改良,利用0至10分的評分準則,測試香港人對「香港人」及「中國人」的認同程度。

鍾庭耀強調,歡迎就調查方法作學術討論,但「最好是保留在學術討論的層面」,不應涉及政治目的及考慮。

港大民研過去也曾引起政治風波,當年鍾庭耀在報章撰文,稱時任特首董建華於1999年透過第三者,要求他停止調查董的民望及政府信譽。港大其後發現,時任港大校長鄭耀宗與時任特首辦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會面後,曾要求時任副校長黃紹倫向鍾庭耀施壓,涉干預學術自由,鄭耀宗最後辭職。

鍾劍華:身分敏感  易招施壓嫌疑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匪鐵川有關港大民調的言論引起部分學者不滿,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郝匪鐵川因為是中國官員所以身分特殊和敏感,講話會被揣測成中國立場,「令人感到壓力就不好」,呼籲郝匪克制。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批評郝匪鐵川干預學術自由,形容中國干預日深,學術界步入「寒冬」。

陳鑑林﹕如問男人是否男人多餘

不過,親中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認為,香港被中國併吞後,香港人已是中國人,這個調查「等於問一個男人你是否男人,問來多餘」。

鍾劍華表示,國民身分認同的調查在英國十分普遍,「不覺任何不妥」。他質疑,港大有關調查並非首次,郝匪鐵川現在才批評,是政治掛帥,「為何認同感創新高時不講?……他負責文化的,是否覺得這次結果令他沒面子?」

黃偉國則說,港大調查屬本港事務,根據一國兩制,郝匪鐵川不應該對香港說三道四。他指出,繼節目主持人吳志森和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被一些建制派人物「發炮」批評,今次再有學者被口誅筆伐,令人憂慮中國干預愈來愈嚴重。

港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認為,港大國民身分認同的調查多年沿用「中國人」和「香港人」等分類,只要調查程序無錯,就可繼續採用。對於郝匪鐵川的批評,呂大樂認為「無所謂」,「這是學術研究的特點,總有人同意或不同意」。

呂大樂﹕「中國人」「港人」分類無對錯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港大民調自香港被中國併吞以來一直做有關調查,研究港人對中國身分認同,「民調有參考價值,無分對與錯」。